新頭殼newtalk 2010.01.26 陳詠/台北報導
台灣地球憲章聯盟主席李育青今(26)日憂心指出,台灣人民集體虛無化,對土地喪失了感情。當土地不再餵養人民時,卻不曾想過人與環境的關係顯露了漏洞。
長期登山也曾到秘魯學習薩滿(巫師)與環境生存之道的李育青,從大學時代就加入了登山社,從此與「山」結下不解之緣。李育青利用閒暇時分去作山隊挑夫,得到許多免費登山的機會,也結交了許多原住民朋友,習得原住民對大自然的敬意。
新頭殼newtalk 2010.01.26 陳詠/台北報導
台灣地球憲章聯盟主席李育青今(26)日憂心指出,台灣人民集體虛無化,對土地喪失了感情。當土地不再餵養人民時,卻不曾想過人與環境的關係顯露了漏洞。
長期登山也曾到秘魯學習薩滿(巫師)與環境生存之道的李育青,從大學時代就加入了登山社,從此與「山」結下不解之緣。李育青利用閒暇時分去作山隊挑夫,得到許多免費登山的機會,也結交了許多原住民朋友,習得原住民對大自然的敬意。
中新網10月13日電
多年來,世界一直盛傳數千年前瑪雅人曾預言,2012年的12月21日將是地球文明消失的大限。
很多人因此擔心世界末日快到了,好萊塢甚至還以此為題材拍出大片。
據臺灣東森新聞網報導稱,面對西方好事者的傳說與一般民眾的恐慌,
瑪雅長老皮克頓似乎有些不堪其擾,趕忙澄清屆時僅是舊紀年的結束、新紀年的開始罷了。
還記得1999年、2000年的世界末日傳聞嗎?
西方世界每隔一段時間,就會傳出世界末日即將降臨的說法,其中最讓民眾覺得恐慌的就是2012年的瑪雅預言了。
對此,危地馬拉籍的瑪雅長老皮克頓終於忍不住跳出來說:『根本沒這回事!』
他甚至表示,末日理論源自于西方,瑪雅人從來沒有這類想法。
一個大老闆管理員工頭頭是道,可是卻怎麼也管不住自己的兒子,直到有一天,他試著重複兒子說過的話後,一切有了改變......請看以下故事。
李先生,是一個在台中經營出口加工廠的老闆,工廠加公司有五六百名員工的規模,
由於自身積極的投入,不管是在業務上或是在管理上,均有相當的成效,在運籌帷幄間,指揮若定,威風八面,宛如領軍千萬的大將,好不神氣。
可是,他就是對他兒子沒辦法,那種代溝,對他們父子倆,就像是台灣海峽般,怎麼樣也無法跨越,
每次一見面,講沒三句話,又是拍桌又是摔門,弄得家裏雞飛狗跳。
這天,又是因為兒子的晚歸而再度上演鐵公雞,就在雙方面紅耳赤之際,
文/ 劉繼榮
母親真的老了,變得孩子般纏人,每次打電話來,總是滿懷熱誠地問:「你什麼時候回家?」
且不說相隔一千多里路,要轉三次車,光是工作、孩子已經讓我分身無術,哪裡還抽得出時間回家。
母親的耳朵不好,我解釋了半天,她仍舊熱切地問:「你什麼時候能回來?」
幾次三番,我終於沒有了耐心,在電話?衝母親大聲嚷嚷,她終於聽明白,默默掛了電話。
隔幾天,母親又問同樣的問題,只是那語調怯怯地,沒有了底氣。像個不甘心的孩子,明知問了也是白問,可就是忍不住。
我心一軟,沉吟了一下。
母親見我沒有煩,立刻開心起來。她欣喜地向我描述:「後院的石榴都開花了,西瓜快熟了,你回來吧。」
二十年前,
我的三個孩子長大了,
一個一個相繼離家,
本來就聚少離多的我們 ,
整個家空洞的....連呼吸都聽到
我無意中看到一個外國婦女寫的文章 ,
把其中片段摘錄護貝後 ,
放在玻璃板下,
當我寂寞或孤獨時就再看一遍...
跟大家分享 蘇打綠新歌之一 "早點回家"
是青峰(蘇打綠主唱)寫給台東老家的高齡爺爺奶奶
不管跟家人關係如何 偶爾給點消息 給點關心 給他們看看我們 很重要的
你都怎麼跟身邊的人說話
特別是親近的人 孩子 另一半 朋友 家人
一句話倒裝一下 常常能收到不同的效益 更正向 更接納
妳可以用力的傷害自己
也可以用力的鼓勵自己
用相同的一句話
話說我還曾經跟老師一起主辦曾老師的演講哩^^
回味無窮!
我想這也是一種沒有分別心的極至唷
以下轉自曾昭旭老師網站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這是本專欄第六十篇,也是最後一篇文稿了。
在作結的此刻,讓我們放下一切理論與分析,回到愛與感情不可分析的實存情境罷!
(此真實分享 感謝信任我們彼此多年的客人"阿布拉" 提供)
阿布拉一直認為自己是一見鍾情式的談情者
遲遲不甘願也不敢將舊愛放下
即使一直是舊愛的第三/第四/第五者..也甘之如飴
相信有天會勝出 當上第一者
因為阿布拉認為再也不會有這樣一見鍾情的可能了
所以就這樣持續了10年之久
近年來 阿布拉來算牌 身邊總是會有個朋友陪著
時時感恩 不容易
但卻是非常重要的
你有討厭的人事物嗎
你常常覺得沒目標嗎
跟你們分享一位生命鬥士的故事
這篇文章是轉自
原作者是 cozoo,翊奇摘錄部分來分享給大家。
以下的文字都是cozoo所撰: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我覺得在提升自己的條件上這個議題上,並不是要那麼物質的一昧去讓自己更有錢,或者更Fashion,更瘦,擁有更高的社會地位.......等等很外在的努力上。
用心認識一個人
尋找適合自己的對象,
必須擴大生活圈才能有更多的選擇機會。
但是,擴大生活圈的同時,也要放寬自己的擇友條件,
不要隨便將別人貼上「討厭」的標籤,
否則,可能錯失良緣。
世界上的人,雖有千百種;卻有一種很簡單的二分法。
中時電子報
2007/12/11 04:39
陳旻苹/台北報導
過度飲食,會使人攝取超過身體所需要的熱量,
心理師邱永林指出,有許多的熱量其實是被「不經意」吃下去的,
很多人習慣一邊看電視、一邊吃飯或吃零食,
事後卻不清楚自己到底吃了些什麼東西,這是對身心都不健康的吃法。
星期六偕妻兒回家,年近花甲的母親喜不自禁,
一定要上街買點好菜招待我們,怎麼勸也不行。
母親說:「你們別攔我了,你們回來,媽煮頓大餐請你們,
不是受累,是歡喜呀!」
我便說:「我陪您去吧!」
母親樂呵呵地說:「好!好!你去,你說買啥,媽就買啥。」
母親年齡大了,雙腿顯得很不靈便,走路怎麼也快不起來。